2020年12月5-8日,第二届全国化工过程强化大会在南京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中,11位院士和专家做了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催化与过程强化、反应强化、分离强化、耦合与装备强化4个主题42位专家学者做了丰富多彩的大会报告,14位青年才俊介绍了研究工作,8位知名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会议内容十分丰富,与会代表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会议的召开推进了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在产业技术升级与转型发展中的应用,对推动过程强化学科的发展以及我国化工领域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团队围绕流程工业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及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提升的重大需求,针对工业含硫气体深度净化、炼厂脱硫醇废碱液氧化再生等过程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基于经典超重力技术,提出了“超重力+”过程强化创新思路,并开展了“科学基础-新装备-新工艺”系统创新研究。
通过系统集成,形成了“超重力+”新技术,该技术已工业应用17套,成效显著。如用于锅炉烟气一体化净化,硫硝尘含量分别降至5、80和30 mg/m3;用于脱硫碱液氧化再生,实现了碱渣近零排放。保障了生产装置稳定运行,实现了年减排SO2约500吨、碱渣750吨,年节支1600万元,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相关新成果申请发明专利20项(授权15项),发表论文39篇。“超重力+”装备及新工艺为国内外首创,工业应用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9年获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和中国化工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罗勇教授作为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协助开展“超重力+”过程强化创新思路的相关报告,会议中分享了“超重力+纳微表面”技术最新进展,其成果包括揭示填料内传质规律,解决了低浓度传质推动力不足问题,创制出“超重力+纳微表面”新装备等。